近日,蘋果和唯冠兩家公司為了大陸的iPad商標擁有權撕破了臉皮,蘋果聲稱自己早在09年就已經購得了iPad商標在國內的擁有權,而唯冠稱蘋果只購買了臺灣唯冠公司在臺灣的iPad所有權,而并沒有購買iPad在大陸的購買權,兩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打的可謂是不可開交。近日,國外網(wǎng)站曝光了當年蘋果公司購買唯冠公司iPad商標的文件。
文件是由唯冠法律部處長麥世宏簽署的
郵件中清楚的指出唯冠商標歸屬于唯冠臺灣公司
在兩個公司來往的郵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iPad這個商標是屬于唯冠臺灣公司的,但為什么商標都賣了還要打官司,為什么打官司的不是唯冠臺灣而是唯冠深圳呢?近日,唯冠深圳專門為此事召開了記者發(fā)布會,聲稱自己被蘋果騙了,自己是受害者,要維權打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您接著看。
2月17日消息,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今日在北京召開發(fā)布會,說明唯冠與蘋果之間的iPad商標權糾紛。以下是直播實錄:
深圳唯冠商標維權新聞發(fā)布會今天在京舉行,在北京國浩律師事務所現(xiàn)場做好直播準備。
何冠科技創(chuàng)始人楊榮山:iPad是一個產品名稱,也是一個注冊商標,1998年下半年開始設計的,當時投入3000萬美金生產系列產品ifamily,2000年在香港做了全球發(fā)布會。
楊榮山:98年的時候,第一代的iPad是用CRT制作的,但是同樣也是觸摸屏,是一個概念性的產品,在世界各地行銷,在英國賣斷貨了,在美國沒拿到iPad商標,所以以OEM形態(tài)賣給了惠普,在墨西哥把iPad做學生電腦,在巴西給電信部門。
楊榮山:當初我們在31個國家地區(qū)注冊了iPad商標,日本是其他廠商注冊,蘋果也是從他們手里購買的。
楊榮山:2003年,蘋果注冊iPod隨身聽的時候,我們就阻止了iPod的注冊,后來唯冠主動撤訴。
楊榮山:2004年,唯冠與moto合作,2005年,唯冠開發(fā)了液晶電視,是液晶電視代工的前三名,2008年金融風暴時,唯冠受到巨大傷害,兩個巨大的客戶倒閉,庫存接近4.5億美金,液晶屏3,4個月從250美元降到160億美元,在深圳政府的召集下,對深圳唯冠重整。
楊榮山:2009年8月左右,蘋果在英國設計了一家IP公司,簡稱iPad,IP公司對唯冠說,你們手里的商標跟我們公司簡寫太像,保證公司不會跟唯冠競爭。以購買唯冠歐洲商標為名,套取唯冠全球注冊iPad商標的情況,同時唯冠受金融危機影響,要收縮海外。
楊榮山:IP公司持續(xù)與唯冠溝通,并給出2萬英鎊的的價格,并表示如果不賣,將持續(xù)打官司讓你們撤銷,當時臺北公司認為賣了有錢拿,不賣要打官司要花錢,所以臺北就賣了。
楊榮山:在臺北的協(xié)議里,有中國大陸的商標,對深圳唯冠來講,第一,他還要用這個商標,第二,他還要沒有授權,也沒簽約,在蘋果iPad之后才知道iP公司背后是蘋果,我們受騙了。
楊榮山:我不懂法律,但是美國律師認為蘋果行為觸犯了美國的法律,這種事情讓法律來論證。
楊榮山:唯冠在處于財務困境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唯冠用這個機會,實際到今天來講,唯冠還沒有要求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我們只是根據(jù)公司的權益,維護我們債務的權益,唯冠心中沒有一個可透露的數(shù)字,沒有幾百億的要求。
楊榮山:唯冠不是搶注商標,iPad商標從1998年就伴隨著唯冠,08年唯冠因經濟危機開始醞釀轉型,當時也希望利用iPad品牌做些小筆記本電腦產品,但是這一切都暫停了。
楊榮山:唯冠心里是委屈的,蘋果把自己的iPad產品做的盡善盡美,受全球用戶喜愛,但這不是蘋果未獲得商標的時候進入中國市場,唯冠就是要尋求自己的權益,唯冠在尋求一個新的機會把唯冠發(fā)揚光大,唯冠還是有機會站起來的,感謝所有媒體和朋友的關注。
何君李肅:美國律師認為蘋果是欺詐,楊總認為當初IP公司是誤導楊總,認為IP公司購買商標不是做電腦;蘋果是在特定條件下,用不公平手段購得的;當時深圳未給臺灣授權;小公司是蘋果假公司。
李肅:09年九州買了夏新,計劃重組唯冠,當時想做類似iphone,但是因為iPad商標被蘋果欺詐性的買走了,所以重組唯冠沒有做成。
國浩律師馬東曉:國浩律師事務所只是受聘深圳唯冠,在香港和美國的訴訟并非本事務所負責。
馬東曉:雙方訴訟很多,最早起訴的是蘋果,在深圳起訴深圳和臺北唯冠;然后在香港起訴,之后一審唯冠贏了
馬東曉:蘋果起訴一年后,我們才向西城工商局提起訴訟,2011年,工商出了擬處罰決定,之后北京工商開出罰單,248393690元。之后蘋果說要跟唯冠商談,工商就停在這。之后蘋果只跟唯冠見過一次面,之后唯冠等了蘋果2年,2012年開始起訴了蘋果和部分經銷商
馬東曉:唯冠所有投訴的對象都不是美國蘋果,主要是針對蘋果經銷商,唯冠所有投訴之中,都沒有索賠。唯一一次索賠是在上海市要求10萬元以支付律師費和差旅費。
馬東曉:工商的處罰與唯冠無關,罰款是上繳國庫,也不會給唯冠。唯冠唯一的目的是讓蘋果停止侵權。
馬東曉:全國有40多工商局介入,4家法院介入,除了深圳蘋果是原告外,其余唯冠是原告,未來唯冠會在美國起訴。
馬東曉:此案中有關鍵問題:蘋果設立的IP公司要買的商標是否包括大陸商標,臺灣唯冠有沒有資格賣大陸商標。
馬東曉:這有份授權書,授權人是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人是楊榮山,蓋了兩個章,一個是唯冠電子的章,一個是楊榮山自己的私章。內容上是唯冠電子股份的授權,也就是臺灣唯冠。不涉及深圳唯冠。
馬東曉: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轉讓人受讓人要共同到商標局申請,要經過商標局核準,還要公告,公告后才完成商標轉讓。在合同附件上確實有大陸商標,即使上面的合同是合法的,也不代表轉讓出現(xiàn)結果。所以蘋果使用iPad的商標是錯誤的。
馬東曉:中國有中國復雜的國情,工商局處理沒有任何不對,如果工商局不處理那么才是不作為。
馬東曉:我認為1 蘋果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知識產權的調查是如此的重要,以后其他企業(yè)在知識產權問題上要咨詢專業(yè)律師。2 這個事不偶然,從同仁堂,三一,王致和,這種事情非常常見,有惡意的有非惡意的,不管哪種情況對中國企業(yè)都有慘痛教訓,但這和道德無關,是商業(yè)行為。
馬東曉:我認為唯冠只是從法律上解決問題,沒有必要從道德上指責唯冠,這就是兩個企業(yè)的商戰(zhàn)。
何君李肅:我們委托公司在美國起訴蘋果,當初八家銀行處理唯冠財務時,蘋果還派人參加會談研究有償使用iPad品牌問題,但今天蘋果不認賬!
李肅:美國律師對我說,蘋果當初注冊IP公司用3.5萬英鎊買走這個商標是欺詐。如果蘋果好好談判,我們可以不追求當初的欺詐,但是蘋果拒絕談判,如果蘋果仍拒絕,那么欺詐購買商標的訴訟是不可避免的
李肅:我們認為2000年的唯冠iPad是網(wǎng)絡觸摸電腦的典型,當時蘋果是沒有這個概念的,04年蘋果要注冊iPod時,發(fā)現(xiàn)了唯冠的網(wǎng)絡觸摸電腦iPad,后來出現(xiàn)的iphone和iPad也借鑒了這個概念。
李肅:蘋果有低級錯誤,我們受八家銀行的委托,處理唯冠的資產,當時蘋果和我們談判還有1000萬的價格,當時蘋果分別拜訪八家銀行時問iPad的處理意見時,八家銀行都要賣,給蘋果留下銀行都要賣的印象,后來八家銀行結成聯(lián)盟要處理這個事情。
李肅:去年年初西城工商局禁止我們炒作這事,進入聽證程序,在法理上我們一邊倒,當時聽證現(xiàn)場蘋果律師主要提的是程序問題,聽證后,北京工商局發(fā)了2億5的罰單,但是蘋果用公關手段把事情提到北京工商局了,一審我們贏了后,各地工商已經開始行動。
李肅:當初在違法銷售之前,只是商標本身的價值,但現(xiàn)在是有違法銷售的問題,全國工商應該罰蘋果超過300億。這件事是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轉折點。
李肅:當初我們就依靠商標法幫哇哈哈打贏達能,以哇哈哈為起點,唯冠等國內企業(yè)都找到何君做知識產權案件。
何君李肅現(xiàn)場介紹了高通國內品牌持有人,可能美國高通可能也在華遭遇品牌訴訟。???!!!
李肅:唯冠的資產和商標已被八家銀行查封,目前八家銀行決定不將唯冠破產,是要不斷清償。此外當初唯冠員工上街鬧事,中國銀行花錢給了唯冠員工,所以目前八家銀行主要負責是中國銀行。
李肅:在美國的訴訟是臺北唯冠的事情。
李肅:當初蘋果向香港法院申請禁止令,是因為唯冠和蘋果有個協(xié)議,大陸商標談判這一年內不允許轉賣。后來這份禁止令成西城工商聽證唯冠獲勝的關鍵,因為證明了蘋果曾與唯冠就大陸商標談判。
李肅:現(xiàn)在蘋果又拿一份香港禁止令來,是因為不懂法,香港禁止令在大陸沒有任何意義,缺少法律常識,屬于干擾工商執(zhí)法。
深圳唯冠今日發(fā)布聲明稱,唯冠公司從2004年--2006年為iPod商標與iPad商標近似而在英國與蘋果公司訴訟,從來沒有也不可能與蘋果談判出讓iPad商標。蘋果公司設立的虛假小公司花了3.5萬英鎊買走的iPad商標是用不正當?shù)钠墼p手段取得的,我們委托美國公司正在準備起訴蘋果公司。
iPad中國商標沒有賣給蘋果是當年蘋果公司承認的事實,雙方進行了長時期的轉讓談判。2010年八家銀行查封唯冠深圳公司后,蘋果還派律師與八家銀行協(xié)調有償轉讓該商標。蘋果公司強行使用后不承認當年的談判。
至于iPad商標是不是賣給蘋果和蘋果能不能在中國大陸使用iPad商標,根本不是唯冠公司承認不承認的問題,是中國法律容許不容許的問題。商標既有欺詐之爭,又根本不是商標持有者深圳唯冠簽署的合同,蘋果公司現(xiàn)在和將來都根本不可能被中國的商標局承認。
香港法院為雙方的合同糾紛根本還沒有開庭,蘋果公司公然聲稱香港法院支持他們的商標擁有權主張,這是欺騙輿論的行為,是對司法常識的違背。
蘋果公司以雙方訴訟正在進行為由并引證香港法院的臨時禁制令阻止中國工商部門執(zhí)法,是對中國法律的蔑視。當年娃哈哈與達能訴訟期間,達能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法院拿到對娃哈哈的禁止令,由某中介組織挑釁中國司法主權,被娃哈哈追訴法律責任,以對方承認錯誤告終。
中國工商部門按中國法律執(zhí)法是正當?shù)膱?zhí)法,不認真執(zhí)法的部門應該以不作為而被我方律師起訴。
從發(fā)布會的實錄來看,唯冠一口咬定是蘋果采用欺詐的方式“騙”得了iPad的商標,按照相關法律,雖然蘋果獲得了iPad的商標,但是卻不能銷售數(shù)碼產品。至于事態(tài)將會怎樣發(fā)展,IT168也會做出進一步的報道,請大家關注。(內容來自網(wǎng)站整理,分別來自搜狐網(wǎng)和騰訊網(wǎng))
發(fā)布會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