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觀和界面,對于操作方式的理解
外觀設(shè)計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用戶的操作方式和用戶體驗,而第一款Gphone手機G1的出現(xiàn),就讓Android的關(guān)注者立馬分成了兩派,或是對手機充滿肯定,或是表示大失所望。
“剃刀”外觀逐漸改進
平心而論,剃刀式的機身、側(cè)滑屏幕露出QWERTY全鍵盤面板以及軌跡球等設(shè)計,出發(fā)點都是讓產(chǎn)品更加貼合用戶的需求,以人性化的打造來方便用戶快速上手,只是在G1上實現(xiàn)起來還顯得有些稚嫩,讓人明顯感覺還不成熟。在G1之后,雖然“剃刀”外觀延續(xù)了幾代,但角度越來越平,物理全鍵盤干脆就再也沒有采用,也多少讓人感覺到HTC自己的思考與否定。
“剃刀”外觀的改進(從左至右Legend\Dream\Hero)
事實上,G1的不成熟主要是因為系統(tǒng)在功能方面的局限性,畢竟Android當(dāng)時的原生系統(tǒng)實用性非常一般,不過在G1之后,G2就開始回歸到“正統(tǒng)”的外觀打造方式,正面面板就是一塊大尺寸觸控屏加上少量的功能鍵,功能鍵的數(shù)量在此后的機器上也是逐漸減少。
總的來說,虛擬鍵盤成為Gphone操作的絕對主流,在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的趨勢下,虛擬鍵盤確實給用戶留出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包括顯示屏從電阻屏過渡到電容屏,這也提升了用戶的觸控操作體驗。一方面虛擬鍵盤就足夠,另一方面這還是產(chǎn)品輕薄化的需要,戰(zhàn)略性地放棄一些個性操作而向現(xiàn)實妥協(xié),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厚度趨薄,造型更美感
Gphone在外觀方面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G1的厚度達到17.1mm,這顯然是因為側(cè)滑的關(guān)系,此后這個數(shù)字就不斷得到控制,Nexus One和Legend達到了極致的11.5mm,這已經(jīng)把iPhone 3GS甩在了身后。
與iPhone相比Nexus One機身更薄一點點
當(dāng)然,最近的幾代Gphone能在厚度方面突出優(yōu)勢,采用AMOLED顯示屏面板是一個重要原因,這并不是一種常規(guī)的解決方案,更多只是HTC自己的喜好,相比之下摩托羅拉在這方面就沒有過于的追求身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用戶的整體體驗上,才有了“后空翻”之類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
不過,這至少說明Gphone能夠做到極致的身材,它同樣可以追求iPhone那樣的造型美感,這打消了很多終端廠商和普通用戶的顧慮:Gphone絕不是程序員式的死板通訊器,而同樣是適合所有人的普及型的選擇。
個性化的Sense界面
Android系統(tǒng)UI設(shè)計
仍然從HTC這七款機型來說。從物理按鍵操作到完全的屏幕觸控,這很具有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的特征,與此同時,HTC也在嘗試?yán)肁ndroid系統(tǒng)開放性的特點,加入自己的東西。在前兩代Gphone之后,第三代產(chǎn)品Hero就開始采用全新的Sense界面,這一界面類似過去的TouchFLO,通過更時尚漂亮的UI界面來幫助用戶接受和使用系統(tǒng),并且讓操作有更多的樂趣。
| |
| |
HTC Hero的華麗界面 |
Hero此后的大賣,新界面多少發(fā)揮了作用,往后HTC的Gphone產(chǎn)品都貫徹了這一界面(Nexus One是為Google定制的,所以還是原生界面),這也帶動了其它廠商在界面上下工夫,比如摩托羅拉的Motoblur等。
不過問題在于,這樣的界面固然一定程度地提升了親和力(其實筆者個人覺得原生界面也挺舒服的),但用戶要升級成新版系統(tǒng),就會或多或少會在界面端遇到一些兼容性之類的問題,比如原來1.5版下的HTC Sense就沒法用在2.1上,于是HTC出了新的版本,Motoblur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在這次Google的發(fā)布會上,在把Android升級到2.2版本的同時,Google開始在應(yīng)用程序方面嘗試自動升級,把手機升級變成和電腦升級一樣的方便是Android的方向,但界面方面,就給設(shè)備商出難題了。
總結(jié):
1.物理鍵盤操作被邊緣化,屏幕觸控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主流操作方式;
2.Gphone也能極致輕薄,關(guān)鍵在于終端廠商愿不愿意這么做。
3.個性化界面是潮流,但兼容性問題不容忽視。